目前,天津市正处在汛期行洪期间,已经有部分房屋和农田被洪水淹没。古人说,大灾过后有大疫,今天,人们已经在用科学的手段防范疫情的发生。那么,市民应该如何注意疾病防控。8月10日,津云记者对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颖进行了专访,为市民介绍应该重点对哪类疾病进行防控并如何进行防控。
预防肠道传染病
饮用水必须煮沸再喝
张颖介绍,首先要防控的就是肠道传染病,既有细菌性的,也有病毒性的。
我们对肠道传染病的定义是,每天排便次数在三次以上,或者说排便次数比常规每天排便次数要多,而且连续几天都是这样,我们就称为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肠道传染病。张颖介绍,肠道传染病的症状以腹泻为主,有的时候会伴有一定的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市民出现肠道传染病后,建议要及时就医,遵医嘱服用药物来进行治疗。
张颖表示,有些人工作比较忙,症状也比较轻,但同样要引起注意,不要延误了病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腹泻严重会造成电解质的紊乱,电解质丢失会造成脱水,甚至会影响心脏、肝脏、肾脏受到损害,就会发生比较严重后果。
出现这样的情况又不能及时就医怎么办?我们建议大家要补充电解质水,市面上卖的电解质饮料等都可以,每天就喝1到2瓶补充电解质,保证我们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张颖说。
发生肠道传染病需要与家人隔离吗?张颖建议,与患者共同生活和共同饮食的人,要做好肠道隔离。所谓肠道隔离与呼吸道隔离是不一样的,不需要单间或者是不跟别人接触,肠道隔离就是要做好环境卫生,手部卫生和饮食卫生,做好家庭内部消毒。
有人会问,是不是要提前吃一些药做好预防性的准备,这也是不建议的。张颖说,有一些药物会引发更加严重的症状,因为药物出现的副反应有可能和感染肠道的细菌出现的症状是叠加的,会加重症状,所以不建议自行服药预防。如果确实需要服药预防,医生或者专业防疫人员会有所推荐,也会给出建议服药的剂量。
张颖说,对于没有出现症状、没有感染的市民来讲,最关键的是要做好预防工作。那么,分清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哪几个途径传播?
首先就是饮水传播。洪水来了以后管网可能会受到影响,比如说管网可能有破裂、损毁,这种情况下管网水就会被污染了,就会造成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张颖建议大家,饮用水必须要煮沸再喝,被洪水浸泡过的饮料千万不要喝。
有的市民是买的带包装的水,并不知道是否被洪水泡过。这时候我们拿到带包装的水,喝之前一定要先看一下包装有没有破损、起鼓。如果包装起鼓、形状不太正常了,就有可能存在污染的风险,不要购买和饮用。此外,再观察水质。无论是自来水还是瓶装水,都要先看一下水是不是透明的,里面没有悬浮物。再有就是颜色。矿泉水、纯净水、自来水都应该是透明无色的,如果颜色发生了改变,肯定是被污染了,这种水也不要喝。此外,要闻气味,如果发现水有异味,或者是喝的时候发现口感不对,就不要再喝了。张颖说,市民在饮用之前一定要观察水的包装、色、味、浊度。
张颖还提到,夏季很多人会使用冰块,这时候也要注意冻冰的水是不是干净的、煮沸过的、没有被污染的。同时,她不建议喝太多冷饮,会对胃肠道造成激惹和刺激,有可能没有病原体的感染也会引发胃肠炎腹泻。
第二个方面是食物传播。病从口入,吃到了被污染的食物也可能造成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张颖表示,市民吃食物之前一定要煮熟、煮透,要少吃生冷的食物,如果生吃水果蔬菜一定要洗干净。
第三方面是厨房餐具传播。加工食品的器具,像案板、刀具、抹布等都有可能滋生细菌,也可能被洪水污染,造成病原体传播,这方面的防护更应该引起市民关注,这些餐具一定要及时清洗且保持干燥。中国人的洗碗习惯是洗完了控水就摞起来摆放,这样特别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碗和碗之间没有进行晾干,别看就那一点点水,加上高温高湿的天气,特别容易引起霉变。特别是在洪涝灾害发生的地区,一定要保证餐具的清洗、晾干。家里可以多备几块小抹布,随时清洗晾干倒换使用。张颖说。
第四方面就是手部污染传播。手接触了洪水、饭前便后、使用卫生间前后、同病人接触后、工作之后、从外面回家之后都要洗手。如果不方便用水洗手的话,张颖推荐,可以随身携带消毒湿巾时常擦拭,也可以达到跟清洗清洁相同的作用。
第五方面就是病媒生物传播。张颖说:这里面不得不提的就是苍蝇、蟑螂这一类的病媒生物。它在某些被污染的垃圾上或者下水道里停留之后,身上就会沾有这些病原体。它在爬行的过程当中,如果再接触食物就会把病原体带给食物,当市民吃掉清洗不干净或者加热不充分的食物,就会把病原体吃到身体内,引起机体的感染。所以我们要灭蝇、灭蟑,可以喷洒一些药物或者是使用粘板。用粘板、灭蝇灯、苍蝇拍这种物理方式是最安全的。此外,在处理这些病媒生物尸体的时候一定要戴手套,要把这些尸体装到小垃圾袋里,喷洒一些药物再丢掉,避免污染环境。
关于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张颖推荐蓄滞洪区的居民、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和孩子,以及从事一线工作的抗洪防汛人员,可以接种防治肠道传染病疫苗。口服的霍乱疫苗、甲肝疫苗、戊肝疫苗,都可以预防肠道传染病。
洪水冲到家门口的活鱼活虾可别吃
谨防食物中毒
我们还要预防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就是食物中毒。发生这种洪涝灾害之后,发生食物中毒的概率就会增加。张颖说。
一般情况下,食物中毒由以下几种情况引起。一种是生物性的食物中毒,比如病原体造成的中毒,病毒跟细菌也会产生一些毒素引起中毒。还有一类是化学性中毒,包括药物、化学品、农药等。张颖介绍,再有一类是有毒金属。有毒原料或者物质在洪水冲洗或浸泡过程当中,可能会把有毒物质冲过来,或者浸泡我们的常规使用物品,市民接触后也会造成中毒。
张颖提示,这一类疾病起病非常快。市民吃进或喝进毒物后的几个小时之内就会出现症状,而且是非常凶险的。如果就医不及时就会造成肝肾、心脏、脑等器官的严重损害,处理不及时会造成后遗症,甚至威胁生命,所以食物中毒公共危害是非常大的。
张颖提醒市民,如果在接触了一些可疑物质之后,突然出现腹痛、头痛、恶心、剧烈呕吐,这时候就要引起注意了,必须要就医,有可能是中毒了。到医院之后,一定要向医生提供患者的症状是什么,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如果患者吃的喝的有剩余一定要带到医院,让医生判定到底是什么物质引起的,好对症解毒进行抢救,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如果手里还有食物加工的原料,一定要主动提供给卫生监督部门,工作人员会通过检测来判断到底是哪一类物质引发的中毒,再针对情况看看还有没有其他风险,来做好处置和防控。
那么如何来预防食物中毒呢?张颖表示,食物中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水、食物和器具。
喝水前要观察颜色、气味、味道或者查看是否有异常。洪水浸泡过的食物或者动物尸体不要打捞或食用。张颖特别要提醒市民,比如被大水冲过来活的鱼、虾,也不可以食用。虽然它没有死,也可能已经沾染了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市民处理不当被误食,就会造成食物中毒。看着很新鲜的瓜果梨桃也是这样,有一些毒物并不是可以通过浸泡或加热就能除掉的。所以,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动物尸体、活的水产品,都不应该食用,避免出现中毒情况。
此外,有的市民家里被洪水泡了,厨具餐具泡在水里也会沾染有毒有害物质。这些人在返家之前,我们都是在做水体监测,如果在水体里面发现了有毒有害物质,是要经过卫生学处理之后才允许大家回家的。如果家里的器具被有毒有害物质沾染了,一定要按照我们发的通告里面的一些措施方法去处理,才能保证安全。即便有些器具看起来是干净的也不要疏忽大意,需要经过清洗、晾晒后再使用。张颖说。
人畜共患疾病
可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张颖介绍,媒介生物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也称为人畜共患疾病。这类疾病是通过媒介生物叮咬传播的,或者是它们的粪便、尿液污染了食物或水源,造成疾病的传播。比较典型的就是蚊子传播的乙脑,会引起脑炎,后遗症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流行性出血热是通过鼠类传播的,主要是鼠蚤叮完老鼠再叮咬人类就会造成传播。
在市民返家之前,我们在清整环境的过程中已经大面积灭蚊、灭鼠、灭蚤。市民返家之后,也会有相关的告知、明白纸发给大家,市民可以按照着上面的方法进行媒介生物的消杀。
预防病媒生物可以接种疫苗。成年人可能小时候接种过乙脑疫苗,但是时间长了体内的抗体水平会衰减,现在可以再加强接种。张颖说,流行性出血热不是我们常规接种的疫苗,但是我们都有储备,推荐蓄滞洪区的居民、一线工作的防汛防洪人员接种疫苗,有需要的话我们会告诉大家去哪里接种。
张颖表示,针对洪涝灾害后续和次生问题,希望市民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引发比较严重的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问题,保护好自身健康。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