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时尚网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首搭秦L和海豹06双车

时间:2024-08-06 15:17 来源:易车网 阅读量:16201   

5月28日,比亚迪双星同台,第五代DM技术发布暨秦L,海豹06上市发布会全球开启。比亚迪插混技术再放超强大招,第五代DM技术实现发动机热效率达46.06%、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和综合续航2000+公里,这些傲人的成绩再一次改写全球汽车油耗史,开创油耗2时代,重新定义插混技术新标杆。

与此同时,首搭第五代DM技术车型的秦L DM-i和海豹06 DM-i,开启上市和交付。秦L DM-i和海豹06 DM-i各推出5款配置版本,售价均为9.98-13.98万元。比亚迪依然采用颠覆,震撼全场,颠覆了传统燃油车的油耗,颠覆了现如今的插混和增程的油耗,甚至颠覆了两个轮子的摩托车的百公里油耗,这项颠覆性的技术不仅仅是比亚迪的突破,更是中国汽车的突破,让中国制造在全球再次掀起国潮巨浪。

?曾经日系发布过混动车型,但它是以油为主,电为辅,比亚迪经过学习和研究决定创新改进,以电为主,油为辅的混动DM技术就这样诞生了。比亚迪是最早进入新能源海洋的探索者,从2008年第一代混动车型F3到如今,历经16年,4代更迭,目前,比亚迪插混车型累销超360万,全球每卖出4辆插混,就有3辆是中国品牌,而在中国每出售2辆插混,就有1辆是比亚迪。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说到:“现如今各大汽车主机厂都在混动技术上你追我赶,可谓百花争艳,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插混技术都在中国,全球插混已经进入中国时刻!”。这些傲人的成绩引得台下不断爆发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比亚迪的插混成为全球汽车技术的主流路线。不少国外专家组团来中国比亚迪参观学习,正如在发布会上第五代DM沿袭了“快、省、静、顺、绿”的优势,得益于以电为主的动力架构、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赋予强大的技术基底。

?以电为主的动力架构,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实现了全球最高46.06%的热效率,EHS电混系统功率密度提升70.28%,并大幅减少能量流动路径的损耗,综合工况效率达92%。搭配插混专用刀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15.9%,保障“心脏”充分“供血”。三大核心部件再次的全面进化,这项技术的突破主要是为第五代DM技术塑造了强大的筋骨。

?行业首个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第五代热管理架构上升到与动力架构相同的重要等级,从原来的各系统独立,提升到了整体架构的高度。它由前机舱热管理、电池热管理、座舱热管理组成,协同作战,这一架构让车辆在高温环境下,能耗最高节省10%,在低温下最高节省8%,这项技术的突破主要是确保节能和舒适双重体验。

?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集成行业首个插混动力域控七合一,实现了功能复用,功率密度提升18.3%。行业首创芯片集成,实现VCU和双MCU(电机控制单元)三脑合一,芯片算力提升146%,这项技术的突破主要是充分提升整车的集成度和性能。

?第五代DM技术不仅经历了研发内部严苛的实验验证,比亚迪还请了一众媒体进行了深度长测,在车辆满油满电的状态下,行驶总里程均超2300公里,百公里能耗都低于2.9升,在驾控、舒适和油耗上,大家一致的赞不绝口。

?与此同时,秦L DM-i和海豹06 DM-i也同台一起上市了,比亚迪王朝家族的秦L DM-i可以说是引领了国潮新风尚,沿用家族传统的龙颜美学设计,让中国风享誉全世界,还有中国结式贯穿尾灯,美观的同时也起到了独具一格的辨识度。新车有茶晶灰、润玉白、冰珀青和建窑紫四款车身色可选。

?如果说比亚迪王朝掀起的国潮是山,那么海洋网拥有的灵动就是水。从海洋里层叠的灵感中汲取的设计,让海洋网与生俱来的带着未来感和科技感。海豹06 DM-i,延续海洋美学设计,与王朝秦L一并在省油、技术、设计、空间、驾乘、智能、安全各个维度,颠覆传统燃油中级车,并开创油耗2时代!值得一提的是,新车发布即量产,发布会现场还请到第一代DM车主和此次上市新车的车主,并颁发了证书和新车钥匙,做到了上市即交付。

?还是那句话,新能源大趋势的环境下,各家品牌纷纷推出自己的插混技术,近3年来,中国在技术深度、应用广度、产业链完整度已领先全球,实现弯道超车。第五代DM技术的发布,再一次证实了比亚迪引领新能源行业的地位,未来在全球绿色环保变革的大环境推动下,中国品牌将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主导者,我们拭目以待吧。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完美时尚网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完美时尚网-未经本站允许,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linghunposhui@sina.com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完美时尚网 www.ssrrn.com 版权所有,备案号: 皖ICP备2023007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