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约13%,成长空间和潜力巨大,未来产业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哪些未来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产业势能?哪些城市抢占未来产业的发展先机?
7月9日上午,新京报贝壳财经2024贝壳财经年会分论坛科创湾区新质未来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发布《2024中国未来产业之城发展指数报告》,在清华大学G20全球创业研究中心的指导下,推出2024中国未来产业之城发展指数,通过梳理六大未来产业方向中初具规模的21个产业710多万条企业数据,在32个万亿GDP城市及准万亿GDP城市的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综合城市政策、科研基础等,挖掘城市未来产业发展潜力。
城市排名
发展指数综合评价北、深、广、上位列榜单前四
未来产业是指通过突破性关键技术驱动,具有战略性和颠覆性的新型高技术产业,将在未来15-30年内成形。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受到国家重视,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等前沿科技被认为是关键发展方向。
从未来产业之城发展指数综合评价来看,北京、深圳、广州、上海位于榜单前四名,一线城市未来产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北京第一,深圳位居第二。可以看到大湾区广州和深圳实力较强,东莞和佛山有明显差距,而长三角11个城市形成一定的聚集效应,未来产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根据32个城市的总体得分形成未来产业城市的四个梯队:第一梯队4个城市,一线城市整体在未来产业发展潜力上的领先地位;第二梯队7个城市,以新一线城市为主,在各自的区域经济中资源相对集中,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第三梯队12个城市是经济强市,但在产业、政策、科研等方面存在一定短板;第四梯队9个城市,以新晋万亿及准万亿城市为主,对未来产业布局、政策及科研基础均处于初级阶段。
产业发展
工业互联网等三大未来产业成熟度最高、整体规模最大
从六大未来产业方向21个细分产业发展规模和成熟度来看,工业互联网、通用AI、机器人为成熟度最高、整体规模最大的三大未来产业;第四、第五位分别为量子科技和低空经济。受限于技术发展程度及市场需要,氢能、生物制造、先进通信、深海科学、脑科学的行业整体规模排在后五位。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信息和未来制造的细分行业综合得分最高,目前的产业发展规模及成熟度均较高。信息技术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性能计算技术方面的创新与进步,将极大地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仍持续增加。
从32个城市未来产业相关企业整体数量看,工业互联网、通用AI相关企业数量均超过150万家。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工业互联网涵盖了从网络基础设施到数据管理和安全保护的各个方面,相关企业数量超过200万家。
机器人、低空经济、新材料覆盖的企业数量均超过50万家;量子科技的优势则主要来自专利授权数量,相关企业的专利授权量总数超过400万,因此,尽管其企业数量总计仅有4万多家,仍排在总体进度第四位。
新一代光电、再生医学、元宇宙、下一代汽车及合成生物产业的企业总数在10万至50万家区间,排在最后的生物制造、先进通信、深海、脑科学等产业的企业总数则少于1万家,在各城市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投融资企业占比衡量产业活跃度和吸引力。新型储能获投融资企业占比最高,达1.85%;量子科技、深地、空天科技紧随其后,商业航天、脑科学、纳米制造的占比也超1%。相比之下,新材料、深海、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和通用AI占比不足0.5%。
区域分布
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未来产业企业储备领先
《报告》显示,从未来产业之城发展指数的产业维度看,北京、广州、上海和深圳发展禀赋不同,未来产业各有侧重。北京仍以较明显的优势排在首位,在六大未来产业分项中均排在前三位,其中在未来信息分项中排位第一,由于未来信息相关的企业数量最多、权重较高,综合来看,北京的未来产业维度得分最高。成都、杭州、西安、南京、重庆、武汉、济南、苏州、青岛各具优势,差距较小。
《报告》显示,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在未来产业企业储备上领先。从区域未来产业综合来看,广深两地带动大湾区。长三角城市不仅万亿城市数量多,而且发展水平整体较高,如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排名前50%。成渝地区和西安均有独特产业优势,但缺乏强产业链支持。未来产业优势不明显,需要加强产业转型和区域协调发展。
上海是较早布局未来产业的城市之一,在评价体系六大维度均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2024年广州对未来产业的扶持重点放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园区、集群建设两方面。北京延续高精尖相关产业的基础对未来产业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杭州重点支持未来产业高层次引进。深圳强化未来产业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和应用能力未来产业企业人才、资金等支持,还着力推动成果产业化。福州在科技项目立项、科技贷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报告显示,北京未来产业科研基础位列第一,显示出其在科研领域的全面优势。北京市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强大的研发投入和高效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在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校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产业园及孵化园三个科研维度均排在第一位。上海在相关产业科研论文数量方面排名第一;深圳则在专利授权数量方面位列榜首。
深圳的高等教育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依托于中小企业的高研发投入,专利授权位居第一。深圳各项科研基础都处于前三,但高校及实验室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深圳的科研创新力。
西安在研发投入、高等学校及国家实验室数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2023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5.23%,是全国除北京、深圳外第三个超过5%的城市,但其科研存在发展不平衡、转化效率较低的情况,在未来产业相关论文数量、国内专利授权量方面受到掣肘。
亮点
北京今年预计安排超百亿政府投资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发展
根据未来产业之城指数评价体系,综合产业、政策、科研三部分的权重得分,北京在2024年中国未来产业之城发展指数的综合名单上排名首位,并与第二名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分数差。其中,北京在产业、科研维度的得分均为第一位,在政策维度方面仅次于上海。
作为我国经济又一大中心城市,北京未来产业的政策扶持在延续高精尖相关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自十四五时期,北京着力发展高精尖产业的同时,也提出抢先布局一批未来产业。2023年,北京发布《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布局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基因技术等六个未来产业方向20个具体产业。
2024年,北京将有效投资作为重要抓手,预计将安排超百亿政府投资,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北京已经有8只政府产业投资基金,聚焦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也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加强相关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培育,支持关键技术产业化,为未来产业提供生长土壤。
与此同时,今年北京还上线首份产业地图,覆盖一二三产,融合高精尖产业、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重点领域、未来产业、现代基础设施产业,约30余个重点行业,同时配套产业政策导引,形成地图+政策的立体化导引,为企业在京投资与发展提供精准的产业导向。
根据科研维度的综合结果,总分计15分的情况下,北京以13.03分位列第一,显示出其在科研领域的全面优势。北京市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强大的研发投入和高效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在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校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产业园及孵化园三个科研维度均排在第一位。2023年,北京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6%,是全国唯一超过6%的城市,到2023年,北京市Ramp;D经费投入强度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在6%以上。32个城市中,北京市还拥有最多的普通高等学校(92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7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占全国的28.1%。在产业园及孵化器数量方面,北京市共有259个,也排在全国首位。在剩余两个维度mdash;mdash;相关产业科研论文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方面,北京市也均排名第二。整体来看,北京市的科研实力领先全国。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约13%,成长空间和潜力巨大,未来产业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哪些未来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产业势能?哪些城市抢占未来产业的发展先机?
7月9日上午,新京报贝壳财经2024贝壳财经年会分论坛科创湾区新质未来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发布《2024中国未来产业之城发展指数报告》,在清华大学G20全球创业研究中心的指导下,推出2024中国未来产业之城发展指数,通过梳理六大未来产业方向中初具规模的21个产业710多万条企业数据,在32个万亿GDP城市及准万亿GDP城市的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综合城市政策、科研基础等,挖掘城市未来产业发展潜力。
城市排名
发展指数综合评价北、深、广、上位列榜单前四
未来产业是指通过突破性关键技术驱动,具有战略性和颠覆性的新型高技术产业,将在未来15-30年内成形。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受到国家重视,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等前沿科技被认为是关键发展方向。
从未来产业之城发展指数综合评价来看,北京、深圳、广州、上海位于榜单前四名,一线城市未来产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北京第一,深圳位居第二。可以看到大湾区广州和深圳实力较强,东莞和佛山有明显差距,而长三角11个城市形成一定的聚集效应,未来产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根据32个城市的总体得分形成未来产业城市的四个梯队:第一梯队4个城市,一线城市整体在未来产业发展潜力上的领先地位;第二梯队7个城市,以新一线城市为主,在各自的区域经济中资源相对集中,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第三梯队12个城市是经济强市,但在产业、政策、科研等方面存在一定短板;第四梯队9个城市,以新晋万亿及准万亿城市为主,对未来产业布局、政策及科研基础均处于初级阶段。
产业发展
工业互联网等三大未来产业成熟度最高、整体规模最大
从六大未来产业方向21个细分产业发展规模和成熟度来看,工业互联网、通用AI、机器人为成熟度最高、整体规模最大的三大未来产业;第四、第五位分别为量子科技和低空经济。受限于技术发展程度及市场需要,氢能、生物制造、先进通信、深海科学、脑科学的行业整体规模排在后五位。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信息和未来制造的细分行业综合得分最高,目前的产业发展规模及成熟度均较高。信息技术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性能计算技术方面的创新与进步,将极大地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仍持续增加。
从32个城市未来产业相关企业整体数量看,工业互联网、通用AI相关企业数量均超过150万家。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工业互联网涵盖了从网络基础设施到数据管理和安全保护的各个方面,相关企业数量超过200万家。
机器人、低空经济、新材料覆盖的企业数量均超过50万家;量子科技的优势则主要来自专利授权数量,相关企业的专利授权量总数超过400万,因此,尽管其企业数量总计仅有4万多家,仍排在总体进度第四位。
新一代光电、再生医学、元宇宙、下一代汽车及合成生物产业的企业总数在10万至50万家区间,排在最后的生物制造、先进通信、深海、脑科学等产业的企业总数则少于1万家,在各城市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投融资企业占比衡量产业活跃度和吸引力。新型储能获投融资企业占比最高,达1.85%;量子科技、深地、空天科技紧随其后,商业航天、脑科学、纳米制造的占比也超1%。相比之下,新材料、深海、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和通用AI占比不足0.5%。
区域分布
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未来产业企业储备领先
《报告》显示,从未来产业之城发展指数的产业维度看,北京、广州、上海和深圳发展禀赋不同,未来产业各有侧重。北京仍以较明显的优势排在首位,在六大未来产业分项中均排在前三位,其中在未来信息分项中排位第一,由于未来信息相关的企业数量最多、权重较高,综合来看,北京的未来产业维度得分最高。成都、杭州、西安、南京、重庆、武汉、济南、苏州、青岛各具优势,差距较小。
《报告》显示,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在未来产业企业储备上领先。从区域未来产业综合来看,广深两地带动大湾区。长三角城市不仅万亿城市数量多,而且发展水平整体较高,如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排名前50%。成渝地区和西安均有独特产业优势,但缺乏强产业链支持。未来产业优势不明显,需要加强产业转型和区域协调发展。
上海是较早布局未来产业的城市之一,在评价体系六大维度均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2024年广州对未来产业的扶持重点放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园区、集群建设两方面。北京延续高精尖相关产业的基础对未来产业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杭州重点支持未来产业高层次引进。深圳强化未来产业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和应用能力未来产业企业人才、资金等支持,还着力推动成果产业化。福州在科技项目立项、科技贷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报告显示,北京未来产业科研基础位列第一,显示出其在科研领域的全面优势。北京市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强大的研发投入和高效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在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校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产业园及孵化园三个科研维度均排在第一位。上海在相关产业科研论文数量方面排名第一;深圳则在专利授权数量方面位列榜首。
深圳的高等教育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依托于中小企业的高研发投入,专利授权位居第一。深圳各项科研基础都处于前三,但高校及实验室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深圳的科研创新力。
西安在研发投入、高等学校及国家实验室数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2023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5.23%,是全国除北京、深圳外第三个超过5%的城市,但其科研存在发展不平衡、转化效率较低的情况,在未来产业相关论文数量、国内专利授权量方面受到掣肘。
亮点
北京今年预计安排超百亿政府投资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发展
根据未来产业之城指数评价体系,综合产业、政策、科研三部分的权重得分,北京在2024年中国未来产业之城发展指数的综合名单上排名首位,并与第二名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分数差。其中,北京在产业、科研维度的得分均为第一位,在政策维度方面仅次于上海。
作为我国经济又一大中心城市,北京未来产业的政策扶持在延续高精尖相关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自十四五时期,北京着力发展高精尖产业的同时,也提出抢先布局一批未来产业。2023年,北京发布《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布局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基因技术等六个未来产业方向20个具体产业。
2024年,北京将有效投资作为重要抓手,预计将安排超百亿政府投资,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北京已经有8只政府产业投资基金,聚焦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也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加强相关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培育,支持关键技术产业化,为未来产业提供生长土壤。
与此同时,今年北京还上线首份产业地图,覆盖一二三产,融合高精尖产业、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重点领域、未来产业、现代基础设施产业,约30余个重点行业,同时配套产业政策导引,形成地图+政策的立体化导引,为企业在京投资与发展提供精准的产业导向。
根据科研维度的综合结果,总分计15分的情况下,北京以13.03分位列第一,显示出其在科研领域的全面优势。北京市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强大的研发投入和高效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在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校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产业园及孵化园三个科研维度均排在第一位。2023年,北京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6%,是全国唯一超过6%的城市,到2023年,北京市Ramp;D经费投入强度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在6%以上。32个城市中,北京市还拥有最多的普通高等学校(92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7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占全国的28.1%。在产业园及孵化器数量方面,北京市共有259个,也排在全国首位。在剩余两个维度mdash;mdash;相关产业科研论文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方面,北京市也均排名第二。整体来看,北京市的科研实力领先全国。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